关于全区0-17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情况探讨

 

 

一、0-17岁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基本情况 

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是建立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重要体现,也是残疾预防和控制的具体手段。对残疾儿童而言,能否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是影响其一生的关键因素。以0-6岁残疾儿童为例,据统计,6岁以前实施有效的康复训练,聋哑儿童90%以上可以正常入学,脑瘫、自闭症等65%以上可以融入社会生活,许多残疾儿童转残为健或有疾不残。所以,对残疾儿童训练越早,效果越明显,未来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越强。

残疾儿童是家庭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抢救性康复残疾儿童是家庭的责任,更是政府、社会的共同责任,该项工作每年都被区委区政府列入为民所办实事民生项目。目前,薛城区0-17岁持证残疾儿童563名,(视力16人,听力38人,言语2人,肢体158人,智力187人,精神65人,多重97)6岁以下残疾儿童153名,少数轻微残疾儿童在普通义务教育学校随班就读中、重度残疾儿童分别依托市妇保院、立二院、薛城区中医院等公立机构,进行抢救性康复。每一个残疾儿童家庭均承受着精神和经济双重压力,随着孩子长大,康复、教育使家长们在经济上、精神上、体力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一些贫困户、低保户、低收入家多重的困难集于一身,经济上更是举步维艰,苦不堪言。

一是残障儿童家庭因病致贫,苦不堪言。目前我区0-17岁持证残疾儿童青少年约为563人,一些家长出于自卑、保护孩子隐私等原因不愿办残疾证,实际残疾儿童人数大于这个数字。2018年以前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只覆盖到6岁以下,7-17岁残疾儿童由于没有得到国家惠残政策资金救助,由父母或长辈、保姆照看,家人无法外出工作的比比皆是;有的孩子常年锁在家中,没有得到专业的训练,错过最好的康复期,每年都有不少家庭因不堪经济压力的重负而放弃训练,延误了残疾儿童的最佳康复治疗时机。

 二是残障儿童康复现状情况举步维艰。每年民生工程针对的残障儿童康复训练项目救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5万元,而这与实际康复所需费用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私立机构由于没有和残联签订合作协议,也就无法得到惠残政策和资金的帮扶支持,机构建设,业务开展受到极大地制约。康复机构在全区覆盖面不均衡,不方便残疾儿童按照个体需求就近参加康复训练。

 三是残障儿童康复未来,令人堪忧。在机构接受康复训练残疾儿童大部分来自贫困、低收入家庭,康复是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家长在咬牙坚持二三年后,造成家庭更加贫困,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选择放弃,把孩子放在家里。中重度残疾儿童得不到教育和康复,生活保障、医疗需求困难重重,他们将失去自理能力、融入社会的机会和可能,随着逐渐长大,监护人(父母)也将步入老年,“老残一体”家庭将会越来越多,中、重度智残、肢残人“无人管、无人要、无人养”的状况殊堪忧虑。

二、0-17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康复救助标准低,仍难以满足残疾儿童康复治疗高额费用。目前在机构接受康复训练的患儿百分之八十来自农村,每年享受政府补助与现实康复费用相比,还有相当差距。据调查,脑瘫、孤独症儿童年康复医疗费用不低于4万元,听障年康复费用不低于2万元;再加上家长需陪护,无法工作,有些家庭甚至卖掉房子,就近租住,有限的经济收入基本上投入到孩子康复治疗和训练中,日常生活异常困难。还有个别家庭,因昂贵的经济负担望而却步,放弃了最佳康复期。   
  二是机构发展步履艰难。通过对私立儿童康复机构的调研发现,训练场地,配备特殊的训练器材、设备等,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由于缺乏惠残政策、资金的支持帮扶,私立机构康复工作发展受到了制约,经费不足,招生、招聘困难,保教人员工资待遇、在职培训无法得到保障,不能持续提升康复训练质量。大多数私立机构只能勉强维持康复训练。  
  三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相对与发达地区,我区的儿童康复训练起步较晚,研究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严重匮乏,康复人员技术操作能力低,也没有成熟的康复经验,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机构还要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边操作边以师带徒。加上每天需要面对众多的病残儿童,心理压力大,工作枯燥乏味,工资待遇也较低,很多老师不堪忍受其苦,纷纷离职,造成这支队伍人才的缺少性和人员的不稳定性。

四是执照审批有难度。去年,国家把0-17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纳入医保报销的范围,私立机构为能利用好国家惠残政策,更好地开展康复训练,需要变更经营手续,变更营业执照审批程序比较复杂,涉及部门多,证照办理困难。

三、下步打算和建议

下步打算:全面落实《枣庄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枣残工委〔2019〕3号),切实保障残疾儿童的康复需求,为确保每一名残疾儿童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区残联通过对私立机构的康复训练场地、设施、保教人员资质进行评估,把符合要求的枣庄市薛城区雨禾特教康复中心纳入到区残联定点合作机构。雨禾特教康复中心是一家专门为0-6岁自闭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的私人机构,中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建有音乐教室、感知训练室等专业康复设施,有资质的教师、康复师14名,目前在训残疾儿童42名。

下步建议: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建议区财政陆续加大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的经费预算,逐年增加残疾儿童的救助金额;对各康复机构进行适当的补贴,确保康复机构的基本康复设备配置和康复人员轮流参加培训的费用,以提升各康复机构的档次规模和康复人员的素质。  
  二是加强机构建设。扩大和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健全服务措施,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并制定配套的考核评估办法,使康复机构的工作规范化,提高康复机构业务水平。  
  三是增强师资力量。切实加强儿童康复专业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康复从业人员的水平,创造机会让康复从业人员到残疾儿童医疗、康复医学、心理等儿童康复机构参加专业学习,培训高级专业护理和管理人才,解决专业人员短缺问题。同时提高康复人员的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增强其荣誉感,吸引医护人员和大学生加入康复服务,优化和稳定康复从业人员队伍结构。  
  四是加强预防防治,从源头上控制。最大限度地控制残疾儿童的出生率,提高人口质量,也是当前工作的重点。要加强与计生部门的联系,提高婚前健康检查和教育宣传力度。依托卫生部门把好孕期检查控制,对孕期有出生缺陷的胎儿及早做好工作,终止妊娠。同时对由生理缺陷的新生婴儿的状况及时报有关部门鉴定,建立动态数据库,实行资源共享,增强救助和治疗的时效性。  
  五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关注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要通过媒体宣传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增强社会关注残疾儿童康复事业的良好氛围,齐心协力解决残疾儿童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伸以援手,奉献一份爱心,在强化儿童身体康复的同时,关注其心理康复、学业康复、技能康复,为平等的参与到社会学习生活中去,健健康康,快乐成长,作出我们的努力。

六是加强指导监管,推进机构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机构行为规范、活动准则和质量评估标准。积极完善综合监管体系。

  • 创建:枣庄市残联
  • 发表日期:20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