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谱写爱心曲——记滕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杨位兰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虽大都拥有一张灿烂可爱的笑脸、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但遗憾的是不能自主站立、走路,甚至起初连爬行、拿东西这样最简单的动作也做不到。他们是脑瘫患儿,被人称作是折了“翅膀”的天使。

 5月6日,记者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近距离地感触到正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的孩子们,也见到了被许多患儿称作“杨妈妈”的妇幼保健院院长杨位兰。   

 市妇幼保健院是指定的国家级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定点机构,其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创办于2006年,现已收治100多名残疾儿童。作为院长,杨位兰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但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她谈的最多的还是残疾患儿和其他的医护人员。“残疾儿童的治疗和康复,需要医护人员付出比正常儿童更多心血,更多的精力。很多医护人员还因此患上了职业病,如肩周炎、关节炎等等。但当看到这些折翼的天使们,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第一次成功站起来、努力迈出人生第一步或是喊出第一声‘妈妈’的时候,我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很多残疾患儿的家长都把杨位兰称作“活菩萨”,说她心善、富有同情心。家住荆河街道后十里岗居的双胞胎兄弟张耀学、张耀文,患有严重的痉挛性脑瘫,完全丧失自理能力。他们在杨位兰和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现在一个可以借助辅助器具行走,另一个已经完全具备独走的能力。治疗期间,由于负担不起高额的医疗费用,杨位兰不但为他们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贫困救助资金,减免他们10余万元的训练费用,而且还动员全院职工为这两个孩子捐款近万元。

 “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杨位兰的爱心和责任心感动着每一个残疾儿患者,也深深地影响和感染着妇保院里的每一个医护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位兰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建一所康复大楼,既可以救助更多的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健康和希望,同时也可以减轻社会压力,给更多的家庭带来快乐。

 

 

                                                                               滕州残联宣传部

  • 创建: 枣庄市残联
  • 发表日期: 201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