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红:难忘的亲密接触

 

枣庄市聋儿语言听力康复中心 张卫红

 

    万籁有音声渺渺,

    爱心无限情悠悠。

    舍得心血架金桥,

    唯盼聋儿话春秋。

     我是一名听障儿童语训教师。在从事这份工作之前,说到“听障”,我和大部分人的反应是一样的“十聋九哑”。聋儿听力语言康复在我看来实在是很令人质疑的事情,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倾心也便打了些折扣。然而,就是那一次的接触,那情景、那表情,历历在目,让我震撼,让我感动,让我坚定了奉献聋儿康复工作的责任和决心,充满了神圣而崇高的使命感!

     那是开学的第一天,我刚上楼梯,就看见有一老一小蹲在走廊上,从穿戴上一看便知是农村来的,而且是偏远贫困的农村,我知道那一定又是一个来康复的聋孩子。我轻轻地迎上前去,笑着跟那老大娘打招呼,还没等老人家说话,早已看见我的那个孩子怯怯地把脸“嗖”地藏在了老人的身后。经过一番询问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女孩是老人的孙女,名叫张玲玲,四岁半,是老人的第二个孙女,也是老人的第二个聋孙女。听罢此话,我心头一震,眼睛直直地看着这可怜的一老一小,半晌没说出话来。良久,我才从口袋里掏出两块糖微笑着递给小玲玲,她先是一怔,然后把头埋进了奶奶的怀里,继而又抬眼看着我手中的糖,使劲地拽着奶奶的衣襟,没有一点声音发出,怯生生的,很是让人怜惜。

     令人心痛的是她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玲玲那圆圆的小脸苹果似的,一双大大的眼睛透着灵气,一只小手在不停地抓着身上,我微笑着关切地问:“你怎么了?哪儿不舒服啊?”孩子急躁难受的表情写在脸上,嘴唇纹丝未动。我上前轻轻地掀开她的衣服一看,刹时惊得目瞪口呆,满身的红肿疮,有的已经结了疤,有的还在渗着血。我便问玲玲的奶奶:“孩子长疮多长时间了?有没有拿药膏什么的?”“不用药膏,用洗衣膏抹抹就好。”天那!老人家的回答更是让人吃惊、震撼!我瞠目结舌,贫穷、愚昧、无知,重重地击打着我的内心,撞击着我的灵魂。看着孩子高兴地吃着糖,眼睛又专注地欣赏着另一块,那小脸充溢着甜蜜和幸福,同情、怜悯、无奈、愧疚,一齐涌上我的心头。面对现实,我的心颤抖了,玲玲小小年纪就经受如此多的苦难与折磨,我作为一名听障语训教师,又怎能安心的目睹这一切呢?我有义务让她获得关爱,获得幸福,感受亲情,享受欢乐。更有责任把她从无声世界里拯救出来,让她和所有健全儿童一样,尽情地倾听鸟鸣溪潺,美音妙曲,自由地欢笑嬉戏,唱歌诵诗,尽情地享受这世间美好的一切。

     尽管这样的孩子对我们这个职业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依然免不了心情的沉重。我把玲玲送到报到处,然后怀着无限的惆怅回到了办公室,坐在桌子前发呆,久久不能平静。突然,发现门外有什么一闪,却没有声音。随后,一个怯生生的弱小身影半闪在门边,一只小手插在口袋里,呵呵,是小玲玲来找我呢。我走过去蹲下微笑着和她说话,她依然没有反应,只有那双纯清的眼睛怯怯地看着我。半天她那攥成拳头的小手从口袋里掏了出来,待伸到我面前时,小手张开了,不太干净的手心里有几颗花生米,仿佛那花生米里蕴含着小玲玲的信任、亲近和感激。我读懂了她眼里的期待,这也许是她能拿出的最好的“礼物”了,泪水刹时充溢我的眼眶,我机械地伸出手,她快速地把那几颗花生米放到我的手里,自豪地、高兴地转身小鹿似的跑了。这一刻,阳光洒进来,那么灿烂,那么温暖,万籁俱寂,只有窗前花草的芳香,丝丝沁入心脾,是心灵的陶醉,是无限的幸福。我平时是不能吃花生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吃准头疼,但那次我感到自己特别渴望,毫不犹豫地把那几颗花生米全吃了,那么香,那么甜,确定我今生从未品尝如此好吃的花生米。那是信任,那是友谊,那更是爱的体现。

     随后的日子,我像待女儿一样奔波各大医院,治好了小玲玲满身的疮,陪她一起玩一起笑,一起聆听来自爱的呼唤,数百遍数千遍地引导、启蒙她开口说话。练习发吐气音时,玲玲喷出的吐沫溅我一脸,呵呵,那分明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为让玲玲确定舌头的具体位置,她小小的手指触摸我的舌头,全当是不可吃的“小人参”入口……因为我疼爱玲玲,总感到她的可爱。其实更多时候的心情是,怜惜她的羸弱和无助,怜惜她耳聋的人生挫折。为了让玲玲早一天开口说话,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仅“爸爸妈妈”这两个词就说了不止百遍。其实这真的是一种残酷的折磨,重复重复再重复,可想而知的枯燥单调乏味。清晰的记得一次上课,玲玲始终不开口,看着她烦躁而痛苦的表情,看着这个不喑人世的聋孩子,我揪心地疼痛,难言的焦急、爱怜,甚至还夹杂着气愤,眼泪刹时宣泄不止,天真的孩子怔怔地看着我,然后走上前来,轻轻地擦拭我满脸的泪,两只胖嘟嘟的小手捧着我的脸,神情凝重地看着我、看着我,突然清脆地喊了一声“baba”,刹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哽咽着,激动得抱着玲玲亲了又亲,久久地望着这个孩子……我知道孩子是想叫我“妈妈”的,并不是她分不清男女,而是她发不出鼻音“m”。尽管如此,我还是耳闻目睹了玲玲在攀登听觉语言康复的阶梯上,迈出的蹒跚而成功的第一步。孩子终于自主、自然地开口说话了,那种幸福,那种甜蜜,还有那张神情凝重的小脸,永久地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孩子啊,你让我热血沸腾,激励我在这份特殊教育工作中斗志昂扬;孩子啊,我愿和你一起在前进的道路上奔跑!我要像一缕阳光,温暖每一个孩子;我要像一丝春雨,滋润每一片花朵;我要像一曲天籁之音叩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之门!爱语如磐石,我要用一颗赤诚滚烫的爱心,永不言弃的恒心,去关怀这些不幸的孩子,弥补他们的缺憾,让他们像健全人一样活的精彩。

     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价值,但我必须为这些可爱的听障孩子创造无穷的价值;我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几许,但我必须投入全部的力量,奉献给这些纯净的听障孩子。我清楚的知道,这是一份神圣而高尚的工作,我倾注的是爱心、耐心和恒心,我渴望的是到听障孩子的欢声笑语,我导航的是听障孩子的早日回归主流社会。我深深地感悟到,作为听障儿童康复教师,对这些失聪的孩子,要有精雕细刻,琢玉成器的细致功夫,要有滴水穿石、磨棒成针的耐心和毅力,更要有“燃烧自己,奉献光热”的无私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领听障儿童走出无声世界, 一步步迈向生命的精彩。

     是啊,就是这些无声的孩子,无私地捧出童真的爱露,洒落我的身心,芬芳我的人生,使我一次次得到洗礼和净化,一次次受到震撼和感动。正是这些难忘的亲密接触,对我的人生注入了更新的启迪,给我的工作增添了无限的动力,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早晨的启明星,指引我更加奋斗努力。小玲玲的真情,使我懂得了纯真;小玲玲的勇敢,使我看到了身残志坚;小玲玲的乐观,使我明白了如何战胜困难;小玲玲的信任,使我倍感重任在肩。这是心的呼唤,这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

     为了这些听障孩子的康复,我责无旁贷,义无反顾,这就是我的工作!

  • 创建:枣庄市政府
  • 发表日期:2013-02-27